認識對方與他的家庭
我大學時候念社工系時,第一次聽到家庭暴力會遺傳,我心裡開始害怕自己也會找到像爸爸一樣會打人的伴侶。後來,因為談戀愛不順利,開始接觸身心靈課程,更清楚知道,如果照著我的潛意識去找尋伴侶,我很有可能會被像爸爸一樣特質的男人所吸引。這個理論是根基於,我們會傾向找跟父母相似特質的伴侶,希望在他們身上能得到父母沒有給我們的愛與關懷。
因為很害怕未來變成這樣,所以我開始大量閱讀相關的書籍與資訊。例如:家暴加害者的類型、情緒勒索的書以及如何辨識危險情人等等。再加上我一開始在精神科工作接觸家族治療,我開始形成自己對另一半的觀察重點。
首先,我會先觀察這個人跟他身邊人的相處狀況。那種我對其他人都不好,我只對你好那一種人在小說中很迷人,但放在現實生活中,那不太好。如果一個人常常跟身邊人處不好,那可能他的人際關係是有問題的。要知道,情侶關係與夫妻關係也都是一種人際關係,而且是難度更高的一種。
再來,我會去了解他跟他家人相處狀況,大家都很害怕的公主病與媽寶男,通常就是家庭互動中養出來的。這種人,他的父母對他的影響力很強,個人沒有獨立的精神與能力。這種人做朋友還可以,做伴侶的話,就看自己想不想變成對方的父母,呵護他一輩子。
最後,我會看這個人的工作態度與他在情緒不好時,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。除非家裡很有錢,否則在現在社會,大部分人都是會工作一輩子。我覺得一個人對工作的態度,反映他怎麼面對自己的人生。另外,最重要的是,人生在世,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,那他怎麼去面對各種不如意就很重要。我自己是心情不好會去看小說、跟朋友聊天、冥想、畫畫跟做TAT來平撫自己的情緒。如果對方沒有自己的健康方式讓自己心情變好,壞心情會一直跟著他,他可能就會遷怒身邊的人。我覺得自己的情緒自己處理是一個人成熟與否的基本,因為很難要求有人可以隨時來讓自己心情變好。
我自己遇過很多特別的相親對象,有一位在吃飯時常常說:「這都是你的錯」,我聽了覺得很不爽,問他為什麼要這樣說,他說:「你不覺得這很好玩嗎?」。我一點都不覺得好玩,即使對方在金融業上班,薪水很高,我也敬謝不敏。另一位則是自己開小公司,當我跟他出門時,他看一位穿迷你裙的媽媽帶著小孩,批評那位媽媽,他說:「那位媽媽這樣穿真是不倫不類,都當媽媽了,應該穿正經一點」。這位也嚇到我了,我覺得穿衣服是個人的自由,那種覺得媽媽就應該如何穿著的人,想必以後一樣會想管我穿衣打扮。所以,就謝謝再連絡。
最後,我終於了解一個人可以做朋友,價值觀類似,可以尊重自己與對方,那才有可能長期相處。如果一開始就進入情人交往模式,很容易忽略對方到底跟自己個性與價值觀是否類似。等愛情的浪漫感消失後,回到現實,就是你跟這個人是否有話講,遇到事情是否可以討論,這才是伴侶相處的根本。
#親密關係
#TAT(Tapas Acupressure Technique)
#心的療癒樹(hearthealingtre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