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.02.10 人生路引的感想

 

當大家沉浸在年節歡樂、享受美食與團聚時,我卻被一本書深深吸住,彷彿開啟了一場對人生的全新思考之旅。楊斯棓醫生的《人生路引》不只是一本閱讀筆記,更像是一把指引人生的燈塔,照亮了我的價值觀與選擇。而最讓我意想不到的是,在這本書中,最震撼我的竟然不是心靈勵志或哲學書,而是一本商業書——柯維·史蒂芬的《與成功有約》。其中的「影響圈」與「關注圈」概念,更是讓我徹底改變對自我注意力的理解。

 

關注圈像是我們在社群軟體中關注網紅或明星。像我自己非常喜歡關注國際局勢、社會變遷。我喜歡看各領域達人對不同主題提出的看法。我想要知道國際趨勢,社會脈動。

 

影響圈則是指我們可以影響的範圍,小到像是我決定今天要吃什麼,大到我未來的人生目標,都是在影響圈內。

 

當我們去關注國際或社會問題時,常發現很多事情並不是自己一個人可以影響的,像是戰爭或天災。我們都希望世界和平,但我們對戰爭的發生或結束,沒有能力做些什麼。所以,每次有天災人禍發生時,常會看到很多人焦慮到睡不好、吃不下。究其原因,就是因為面對悲劇,我們常感到無能為力。

 

也有很多朋友來找我,都是因為他們想要改變身邊親近的人。因為愛或擔心,所以希望身邊的人能有所改變。但我都會跟他們說,因為是你來找我,所以我們先處理你自己的部分。大部分的人聽到我這樣講,都會很吃驚。

 

我回想起我大學剛畢業時,參加心理研討會。在下課時間,我問老師:「要怎麼樣幫助一個想死的人?」我還記得老師輕笑著說:「孩子,妳還年輕。不知道一個人想死,別人是幫助不了的。」我聽到的時候,大受打擊。因為我想幫助的人是我媽。當時衝擊太大,我已經忘了老師接下來說些什麼。但我一直記得老師憐憫的表情。

 

我當時不信邪,還是用各種方式想要改變我媽。我們常常吵架,又和好。兩個人都疲憊不堪。過了很多年,我才知道一個人要不要改變,其實是由他自己決定,而不是別人。當我們一直想要去掌握我們掌握不了的事情,我們常常會變得很焦慮,可能會自責或責備他人。這只會讓我們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差。

 

現在,我相信與其過度關注那些無法改變的事情,不如將心力放在自己可以影響的領域,這樣不僅能減少自己的焦慮,也能讓生活更加充實。

 

而影響圈,就是指我們能真正做出影響的事情。像是:我們想要跟誰來往,想做什麼工作、想在那裡生活,想過什麼樣的人生,都是我的選擇。現在的自己是由過去的自己所做的選擇組成的,而未來的自己也是現在的自己所建構的。這樣一想,我就覺得人生很有希望,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
 

閱讀的過程中,我也不斷聯想到《與成功有約》中的觀點,尤其是如何將專注力投入到真正能產生變化的事情上。我發現,過去的自己有時會浪費太多時間在關注圈內,對於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感到無力與挫敗。然而,這本書提醒我,我其實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去面對人生。

 

除了思考影響圈與關注圈,我也開始更關注自身的身心健康。身體健康是生活快樂的基礎,而心理健康則影響我們如何解讀世界、面對挑戰。

 

在新的一年裡,我希望將重心放在影響圈內,專注於自己喜歡並願意投入的事情,不再被無法掌控的外在因素牽著走。我期待這樣的調整能讓自己活得更加自在,也能為身邊的人帶來更多正向的影響。

 

🍀這本書還有許多很棒的部分,我已經開始看第二次了。每一次的閱讀,都讓我對某些事情有新的觀點。這本《人生路引》非常適合給想要改變人生,卻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朋友閱讀。

 

#楊斯培醫師

#人生路引

#與成功有約

#關注圈

#影響圈

2025.02.10  人生路引的感想

 
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