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早對「一場快樂,勝過千萬悲傷」這本書有興趣是因為我看了韓劇「非常律師禹英禑」,對裡面的法律劇情感到驚訝。後來看到FB介紹,有些劇情是改編自這本書。所以,我一時好奇,買了這本書來看。

之前工作常需要各種民法與福利法的知識,在看這本韓國律師寫的書時,感覺韓國的法律與人情跟台灣好像。我很喜歡作者曺祐誠  律師在每一個案件最後,都會簡單點評事件。很多跟法律相關的問題,一般人會感到十分困擾,還不如直接詢問律師,就可以獲得解決。雖然一般人不需要成為法律專家,但是在需要時找到專業人士協助,也是在當今社會生存必要的能力。在他看來,凡事都是有因有果,不要因為一時大意,就種下壞因。他也深信,向某個陷入困境的人伸出援手或是向他人表達善意的舉動,都能救出在深淵中的人。而能夠救起一個人,便也能夠拯救世界。他也提到研讀易經的朋友說:「能夠改變人生的命運的方法之一,就是對周遭的人行善。」在他舉的案例當中,很多這種行善他人,最後自身獲益的事情。

我在做社工或是在做身心靈工作時,常常覺得,這世上有看不見的力量存在。雖然我沒有特定的宗教,但我相信因果論。佛家說:「凡夫畏果,菩薩畏因。」意思是一般人只有在看到不好的後果時,才會感到害怕。但是,菩薩在意的是種下不好的因。所以,我會小心自己的起心動念,盡量以善意出發去對待他人,帶著敬畏之心去做助人工作。

我記得在我剛開始學習身心靈的時候,有位療癒師跟我說:「你想改變現狀,必須學會時時抱著覺知。」那時候的我覺得:「人怎麼可能時時刻刻都覺察到自己的想法與做法,那多累啊! 」但是,我發現,要能夠脫出習性,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,真的需要常常覺知自己所作所為,所思所想。現在,我發現自己內在有些負面想法出現,我就會好好地跟自己內在的想法相處一下,去了解那個部份想說的話。很多時候我發現,會出現負面想法與情緒,通常是有個受傷的部分尚未痊癒。我想要做的是,能夠好好對待那個過去受傷的部分,當她覺得安全與被愛時,我們就可以一起創造新的選擇。

20250324-gi80k_
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